资讯首页 >> 行业要闻 >> 详细内容

科技企业奈何“三年河东,三年河西”?

(2012-8-2 11:32:49)  1728人次浏览
 
     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这一定律已不再有效,更别说各领风骚数百年,很多企业仅是两三年时间,便从巅峰坠落至谷底,甚至再无翻身的机会。
 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始终做一个进攻者才会立于不败,而若缺乏危机感和敏锐的创新意识,一心只想守住既有优势,必定会身陷囹圄。
  曾经在手机行业声名显赫的诺基亚与RIM(黑莓手机制造商),都正在经历生死煎熬。
  日前,经诺基亚CEO斯蒂芬·艾洛普确认,公司将发起新一轮裁员,预计到2013年裁员数达1万人,以达到为公司节约30亿欧元成本的目的。
  而在此前,诺基亚已经裁掉了4000人。而在2007年初摩托罗拉出现衰退迹象时,诺基亚一度被认为没了竞争对手,从此高手寂寞。
  但随着苹果iPhone横空出世,业界开始担心诺基亚将步摩托罗拉的后尘。
  对外界的"苦口良言"充耳不闻的诺基亚,2009年开始步入下滑通道,今年丢掉了全球出货量第一的宝座,股价跌至16年来最低。
  今年第一季度,诺基亚净亏损高达9.29亿欧元。
  与诺基亚处境相似的还有RIM,这家去年年初还被认为是苹果的唯一竞争对手的智能手机厂商,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是它的粉丝。
  但谁也想不到,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,它就经历了天堂与地狱之间的轮回,今年第一财季净亏损5.18亿美元,7年来首次出现运营亏损。
  RIM持续动荡,导致公司的产品计划一再延迟,唯一能吸引业界眼球的黑莓10系统产品,据说将要延迟到明年才能上市,这对兵败如山倒的RIM来说,无疑是雪上加霜。
  迫于巨大的压力,6月29日,RIM宣布裁员5000人,裁减规模约为30% 而在几个月前,公司管理层经历了两次大清洗,两位高傲的联合创始人被迫黯然走人。
  今天,技术升级加速,几乎每年都会有重大的前沿技术、新应用出现,物联网、云计算技术风起云涌,移动互联网正打破传统互联网的魔咒,那些几年前被认为地位坚如磐石的企业,今天正成了诚惶诚恐的追赶者,这其中有软件霸主微软,芯片巨头英特尔。
  尽管微软与英特尔目前仍有较好的盈利能力,但它们同样寝食难安,移动互联网风卷残云,正在对传统PC构成巨大冲击,以苹果、三星等为代表的移动设备厂商,宣告后PC时代的到来,减少了人们对笔记本电脑、台式电脑的依赖,英特尔与微软深受其害。
  在移动设备上,一家名叫ARM的英国公司颠覆了行业格局,这家微处理器企业,设计了大量高性能、低能耗而又廉价的处理器。
  迄今,它占领了90%的手机处理器市场,30%的上网本处理器市场,70%的平板电脑处理器市场,成长速度让人恐惧。
  后PC时代,英特尔与微软的地位岌岌可危。事实上,英特尔早在两三年前就意识到了危机,并及时反击,试图联合诺基亚在移动操作系统上有所作为,不过,投入重金打造的MeeGo系统被诺基亚放弃,巨额投入付诸东流。
  迄今为止,MeeGo系统已鲜有人提起,诺基亚N9成了绝唱。
  在移动互联网上反击不成功,英特尔转而将精力放在超极本上,拉拢戴尔、惠普、联想、宏碁等几乎所有PC厂商,试图与苹果血战到底,降低后PC时代带来的冲击。
  尽管很多科技巨头一直未放弃自我拯救,但不得不说的是转型效果不理想。诺基亚在苹果手机面世后,错过了触摸屏风潮,在面临生死存亡时才临阵磨枪从微软挖来艾洛普。
  但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,诺基亚不仅没有扭转局势,反而将自己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,导致塞班系统彻底没落,WP手机则不温不火。
  微软同样让人叹息,其在移动操作平台上曾经是先行者,一度与塞班平分秋色,但由于授权费高,系统封闭,在苹果、谷歌移动平台起来后,迅速被逼入险境。
  面临类似困境的还有索尼、松下、夏普等曾无比辉煌的日系科技巨头,它们现在也正经历着生死极寒,去年纷纷出现巨额亏损。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公司,为何会陷入今天的困境?
  近年来很多企业转型不成功,主要是因为它们在危机来临时意识迟缓,不愿放弃自己呕心沥血打造的领域,身陷被动于是才寻求变革。
  结果,身体越庞大,转型越缓慢,如果再有文化体制包袱,其结果往往很悲观。
  企业不仅要学会坚持,更要舍得放弃,有舍才有得,摩托罗拉移动在这方面做了正确选择。在风雨飘摇时,它果断地削减过多的操作平台,将宝押在谷歌安卓上,凭借先发优势,把自己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。
  身处困境时要有断臂自救的勇气,患得患失必定会付出沉重的代价。尤其是一些渐进性的创新,看似蕴含希望,却是一种灾难,因为它们不是具有破坏力的创新,很难释放巨大的力量。
  诺基亚、柯达、索尼都在这一点上吃了大亏。
  索尼的随身听曾风靡全球,但它为了维持固有优势不思进取,最后被苹果的iPod打得一败涂地。
  它们有一个共同败因,为了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,对新科技视而不见甚至仇视。
  事实表明,当一家公司足够强大却不能保持谨慎,其过往的成功经验,反而会成了绊脚石,最后陷入一种文化僵局之中,导致企业缺乏开拓精神。
  正因如此,那些看似坚如磐石的科技巨头,在出现变化时会变得不堪一击,并从此一蹶不振。
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2012年8月产品推广:可控硅-晶闸管→浏览下载 MOS-场效应管→浏览下载 肖特基整流二极管→浏览下载
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
来源-中国可控硅信息中心   打印 打印该页
相关资讯
·2021年全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将增长约18% (8-26)
·缺芯潮调查:交货期长过孕期 (2-8)
·国产电子元器件替代迎来机遇 (2-1)
·RECOM推出60W的AC/DC电源 (6-11)
·Diodes推出微型车用MOSFET (4-24)
·英飞凌推出250KW光伏发电解决方案 (4-21)

 
最新资讯
暂无资讯

热门资讯
·2024主打产品目录选型
·MCR8SN 高灵敏度单向可控硅
·Richtek-台湾立琦科技
·双向可控硅的命名
·有关ST,PHILIPS等公司无
·C106D-HC106D-单向可
·Z0405MF-双向可控硅
·BTA41-1200B特制高压双
·BT136S-600D贴片双向可
·可控硅元件的符号说明
·MCR22-8 单向可控硅
·可控硅元件的电压说明
·场效应管的基础知识
·BT137S-600E贴片双向可
·三象限与四象限有何区别?
·怎样判别二极管的极性
·BT151S-500R贴片可控硅
·BTA100-1200B
·X0605MA全新原装ST产品
·BT136-600E 全新供应
·Micron-镁光科技
·ASE-台湾日月光半导体
·单向可控硅的命名
·40A三端双向可控硅电压可提升至
·BT138X-600F全塑封可控
·可控硅的应用原则
·Mikron-俄罗斯芯片厂商-米
·世界上通用的可控硅型号
·BT136S-600E SMD
·参加阿里巴巴竞价历史记录

Copyright ©2003-  KKG.com.cn  Tel:(86)-755-27832599278324992995508029955090FAX: 27801767

 浩海电子 可控硅 二极管 三极管 三极管 单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
技术支持:爱学海iXueHai.cn 粤ICP备10237964号-1 中国企业官网大联盟 

访问统计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