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首页 >> 行业要闻 >> 详细内容

山寨厂商扎堆牟利 移动电源半年卖到白菜价

(2012-9-1 10:58:31)  1534人次浏览
 
     山寨厂商扎堆牟利 移动电源半年卖到白菜价
  2012-08-31《第一财经日报》

  翻开最近的内部行情交易表,黄铭(化名)不禁倒吸一口气,一周时间,移动电源的最低出货价又降了,这已经是第三次降价。
  从MP3、MP4、音箱、U盘、手机、平板到这一波的移动电源,被外界称为“山寨厂商”的黄铭没有落下任何一次的“创富”机会,用他的话来说,消费电子的热潮是一波一波的,永远不会没落。并且,在他的工厂里,培养了不少“逆向工程师”,专门为市场做准备。
  但这一次,短短半年,移动电源的出货价格就掉到了白菜价,“能否转型成功还说不清楚,但至少可以维持工厂的运作”。黄铭说。

  移动电源市场爆发
  今年以来,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热卖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上的热情,配套市场也逐渐替代了原来的山寨市场。据记者了解,深圳龙胜配件城已变成国内最大的手机配件集散地,华强北的明通数码城、眺望数码城、赛格市场等卖场也各自推出苹果配件销售专区,以吸引商家进驻。
  生产加工和智能终端有关的“附件”产品已经成为中小制造工厂的共识。在深圳,有人统计过,仅根据苹果10%的市场以及附属相关的数码设备进行计算,2012年的移动电源市场至少有50亿元。
  “智能手机的电池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所突破,目前iPhone4的电池容量在1420mAh,而还未上市的iPhone5电池容量在1440mAh,变化并不大。这也给了市场很大的机会”。IC元器件电商科通芯城负责人朱继志对记者说。
  黄铭和他的朋友从去年年底的时候就看到了市场的机会,不过是从自己的客户那儿。
  “那时候,我们很多客户主动来找我们,特别是巴西、东南亚的,问能不能做移动电源”。黄铭的公司确切地说只是一个拥有几十人的小厂,在过去,主要为海外客户提供一些价格低廉的数码产品,比如说十美元的功能机和几十美元的平板电脑。
  当时海外客户给他提的要求是,在中国采购和加工,在海外进行销售,不能贴自己的牌子——一如以往的模式。
  黄铭觉得做手机和平板的利润已经很小了,有的已经不到3%,实在无力支撑,而对于移动电源来说,50%的利润还是可以保证的,而且可以维持工厂的开工率。“移动电源在国外蛮热的,我们的价格是国外的三分之一,质量是三分之二,应该说客源是不愁的”。
  就这样,从去年年底开始,黄铭将生产力投入到移动电源上,而原来的手机产品则渐渐从市场上退出。

  厂家扎堆牟利
  像黄铭这样的厂商并不在少数。
  “做移动电源广告的厂商越来越多,现在去龙胜,随便都能看到七八本广告,原来才一两本”。一名移动电源厂商的销售人员对记者感叹,现在做这个的实在太多了,“18650”已经可以做到出货价五六十元了(目前市场上有两种主流的移动电源的电芯,一种是普通18650锂电芯,另外一种为锂聚合物电池电芯)。
  华强北电脑网王天龙几乎是看着这个行业起来的,“好几年前做移动电源的就很多,但今年真是一窝蜂地都来做了,稍微有品牌的厂家就有近千家”。从去年12月份开始,已经有不少新厂家出现,2月份羽博、品胜等国内一线移动电源品牌开始入驻,随后MILI、劲量、纽曼等品牌也加入进来,到了4月份前半个月,出现了沃品、爱尔马、世能和、征服者等几个国内品牌。
  据相关数据统计,目前全球超过78%的移动电源在中国采购,除了加工成本较低外,移动电源主要元件——锂电池均产自中国,而深圳则集中了85%的移动电源生产及经营企业。
  “去年我们做的时候做过统计,大概也就500多家,今年应该在3000家以上”。黄铭坦言,移动电源这块目前并没有什么行业标准,但市场的蛋糕很大,每个人都想来分一口。
  记者发现,在深圳华强北的市场上,随时可以找到生产移动电源的配件,PCBA保护板、外壳、输入输出端子、包装盒,到处都是,而带照明功能、带音乐效果的移动电源也很多。
  “只要看到两三次生产过程,就会组配移动电源”。王天龙说,对于正规厂商来讲,移动电源厂商的不断增加,无形加剧了竞争力。
 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则称,虽然移动电源的构造简单,但实际上制作条件是非常苛刻的,没有专门的工厂以及技术达不到制作要求。如果没有严谨的制作过程,没有符合规定的电路板和外壳材质,连移动电源最核心的部分电芯也是“山寨”的,这样的移动电源安全隐患极为恐怖,极容易成为隐形手雷。
  “产品目前的状态是参差不齐,但我们现在做出口还是想做出些口碑”。黄铭表示,他希望移动电源可以为像他这样的厂商打开一个机会,但未来具体怎么走自己也没有答案。


  智能机续航不济衍生移动电源
  苹果iPhone的出现,让智能手机的概念走进了千家万户。谷歌Android的高速发展,又让智能手机迅速代替功能手机,成为市场上的销售主力。然而,智能手机的续航能力,却导致了手机业的倒退。一款简单的功能机,充满电后放上十天半个月不充电也是稀松平常的事。但智能机,特别是iPhone这样的旗舰机型却每天都得插上充电器,就像回到了有线电话时代,总有条“绳子”跟着你的手机。
  按照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的说法,手机电池容量的升级远没有手机处理器速度升级来得容易。如何才能让“节能”和“智能”真正达到完美的统一,如今全世界最顶尖的科研工作者都在想:增加电池容量、减少硬件能耗、减少软件能耗。

  电池发展遇瓶颈
  雷军表示很无奈,虽然小米2代的电池面积增大,但是也薄了。由于决定电池电容量的并不在面积,而是体积。所以小米2代的电池容量仅比1代增加了3.6%,为2000毫安时。
  电池,一个在智能手机做得更轻更薄,却又要同时兼顾,务必保持更大体积更高容量的“矛盾体”。
  作为手机必须要有的一部分,手机电池可以说与手机的发展历史共生共存。在电池领域,上一个划时代的突破一直要追溯到20年前。1992年,索尼发布锂离子电池,并且成功取代镍氢电池而一举革新了便携电子设备的面貌。但一直到现在,全新颠覆式的电池技术突破还没有出现,智能手机耗电激增更是将手机电池推向了绝对的瓶颈期。
  这种情况下,想要在电池端下工夫,只能增加电池体积以增大容量。目前主流手机电池容量多在1000~2000mAh之间,偶尔会出现配备2500mAh电池的手机,而最顶级的则要数摩托罗拉XT910MAXX的3300mAh的。具体的做法是合理安排手机内部空间,尽量给电池腾出大空间。但这也不是万全之策,因为越大的电池安全隐患也越高,鱼与熊掌不可兼得。

  硬件“节流”是趋势
  无法通过扩大电池来“开源”,想要为智能手机省电,就只有“节流”了。
  首先是硬件端的节能。一款智能手机中,排名第一的硬件耗电大户是屏幕,第二就是处理器(CPU)。由于智能手机的耗电问题日益突出,用户烦恼不堪。因此屏幕和处理器供应商一方面在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,也会在降低能耗上做文章,以取悦用户,博得更大的市场。
  同样以小米2代为例,雷军特别强调该机采用了高通功耗更低的28纳米四核处理器,手机整体性能提升45%,但同时能耗降低了63% 这对于节电来说贡献不小。除了高通外,英伟达、德州仪器、三星、联发科技等芯片商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降低产品能耗上,务求在保证智能手机性能的同时,节省更多的电量。

  养成良好的节电习惯
  相比复杂的硬件,手机软件端的部分“节流”工作,用户自己也能完成。关键是在日常使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,例如关闭运行中的后台程序,不用时关闭GPS、WIFI,降低屏幕亮度等,都能在电量方面省上不少。
  事实上,软件端的耗电不逊于硬件端,智能手机的耗电量很多都来自于复杂的应用程序。以苹果iPhone4S为例,为了保障软件的流畅,程序会设计得非常复杂,计算数据量加大,自然会使用更多电量。
  此外,一些手机软件即便没在运行,仍会自动更新和接受数据,这些软件也在悄悄使用电量。目前市面上有不少宣称可帮助你节省手机电量的应用,其实它们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,大都只是简化了关闭程序或功能的步骤,并加入一些提醒功能,帮助你培养良好的节电习惯。

  前瞻
  无线充电诞生,简化过程也是未来趋势
  几年前,英国一家公司发明了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,它看上去就像一块塑料鼠标垫,将手机等放在垫上就能充电,并能同时给多个设备充电。这个“鼠标垫”里装有密集的小型线圈阵列,可产生磁场,将能量传输给装有专用接收线圈的电子设备,进行充电。接收线圈由磁性合金绕以电线制成,大小和形状都与口香糖相似,可以很方便地贴在电子设备上。
  其实无线充电技术此前已经出现,但这项新发明更为方便实用。手机等设备只要贴上接收线圈,放置在“鼠标垫”上的任一位置都可充电,不像以前的一些技术那样需要精确定位。几个设备同时放在垫子上,可以同时进行充电。充电器产生的磁场很弱,能够给设备充电但不会影响附近的信用卡、录像带等利用磁性记录数据的物品。
  不过这项技术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,例如传输功率低,造价高等。所以无线充电要真正全面商用化,还需要一段时间。

  链接
  智能手机续航不济衍生移动电源行业
  “鲁迅说,世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我们说,世上本没有移动电源,智能手机耗电严重,于是有了移动电源”。在深圳华强北做了两年移动电源生意的梁景向记者表示,自己早年做山寨机,现在改做移动电源。虽然单价低,但毛利率不比手机低。据他介绍,现在华强北大量的柜台从做手机改成了做配件,其中移动电源和手机外壳一样,都是“香饽饽”。
  四五年前,一般手机待机时间长,而且还有两块电池可换着用,当时的移动电源并没什么市场。但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,可以支持智能手机、ipad、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移动电源、外挂电池雨后春笋般亮相了。由苹果智能手机引爆的移动电源产业一发不可收。其中已获得苹果授权认证的外围设备制造商超过10家,他们都靠续航“不济”的苹果iPhone挣钱。随着智能手机大量诞生,电池不禁用成了通病,移动电源的生意便更红火了。
  据统计,深圳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集中的移动电源制造基地,市场规模约400亿元。
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2012年9月产品推广:可控硅-晶闸管→浏览下载 MOS-场效应管→浏览下载 肖特基整流二极管→浏览下载
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
来源-中国可控硅信息中心   打印 打印该页
相关资讯
·2021年全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将增长约18% (8-26)
·缺芯潮调查:交货期长过孕期 (2-8)
·国产电子元器件替代迎来机遇 (2-1)
·RECOM推出60W的AC/DC电源 (6-11)
·Diodes推出微型车用MOSFET (4-24)
·英飞凌推出250KW光伏发电解决方案 (4-21)

 
最新资讯
暂无资讯

热门资讯
·2024主打产品目录选型
·MCR8SN 高灵敏度单向可控硅
·Richtek-台湾立琦科技
·双向可控硅的命名
·有关ST,PHILIPS等公司无
·C106D-HC106D-单向可
·Z0405MF-双向可控硅
·BTA41-1200B特制高压双
·BT136S-600D贴片双向可
·可控硅元件的符号说明
·MCR22-8 单向可控硅
·可控硅元件的电压说明
·场效应管的基础知识
·BT137S-600E贴片双向可
·三象限与四象限有何区别?
·怎样判别二极管的极性
·BT151S-500R贴片可控硅
·BTA100-1200B
·X0605MA全新原装ST产品
·BT136-600E 全新供应
·Micron-镁光科技
·ASE-台湾日月光半导体
·单向可控硅的命名
·40A三端双向可控硅电压可提升至
·BT138X-600F全塑封可控
·可控硅的应用原则
·Mikron-俄罗斯芯片厂商-米
·世界上通用的可控硅型号
·BT136S-600E SMD
·参加阿里巴巴竞价历史记录

Copyright ©2003-  KKG.com.cn  Tel:(86)-755-27832599278324992995508029955090FAX: 27801767

 浩海电子 可控硅 二极管 三极管 三极管 单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
技术支持:爱学海iXueHai.cn 粤ICP备10237964号-1 中国企业官网大联盟 

访问统计: